每一場比賽結束後,場邊常常傳來選手的嘶吼與歡呼,那是為努力喝采的聲音,但我們不允許怒氣沖天的情緒勒索。因為高爾夫不只是比賽的態度,更是一門教會我們如何面對人生課題的運動。
很多家長會從小鼓勵孩子學習高爾夫,不只是為了技能,而是希望孩子透過這項運動,在生活中培養出一種氣度,那種「贏不囂張、輸不甩臉」的品格。
從我的角度來看,鼓勵孩子學高爾夫,目標不一定是當職業選手,而是藉由這項運動學習「怎麼走好人生的每一步」。就像在球場上,每一桿都需要冷靜判斷、誠實自律、持續前行。走得慢一點沒關係,重要的是,我們一直在前進。
在勝利時保持謙遜,在失利時依然風度翩翩,這是每一位選手都該具備的素養,也是高爾夫所倡導的教育核心。因為這是一項比的是球技、拼的是心理、練的是人品的運動。它教會我們:在人生道路上,遇到困難,要勇於接受,學著解決。
我們正在這條學習高爾夫的路上前行。技巧與成績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學會成為一位有態度、有品格的運動員。當你贏球時,要記得:真正強大的人,不會囂張,因為自己都知道這一桿背後藏著多少努力與沉默的苦練。當你輸球時,也要記得:不甩臉、不生氣,因為那只會浪費你變得更強的機會。抗壓與成熟不是一蹴可幾,真正的關鍵在於,從每一次失誤中學會面對與修正自己。
高爾夫是一項極重紀律與誠信的運動。比賽時裁判不會每一桿都盯著你,每一擊都仰賴自律與誠實。這正是它最值得敬佩之處。每一次揮桿,都是一場人生的縮影,你得判斷風勢、距離、地形,更要學會冷靜與專注。
這項看似不激烈的運動,其實極度講求全身協調。長時間的戶外行走與擊球,對身體發展極有幫助,也讓孩子遠離3C產品、親近自然、身心健康。更重要的是,每一桿都是腦力激盪與冷靜思考的練習。這種動中有靜、靜中有智的特質,是少數運動能教會孩子的智慧。
未來無論是否成為職業選手,高爾夫所帶來的視野、態度、自律與格局,將成為孩子在社會上立足的重要競爭力。這不只是比賽,更是通往人生舞台的一張門票。因為我們不是打給別人看,而是打給未來的自己看。這項運動,讓我們學會尊重彼此,也學會成為更好的自己。
勝不驕,敗不餒,做自己最棒的工作。這就是高爾夫的精神。
曾秀鳳
1968年出生。1991年轉入職業,征戰日巡創下連續11年取得種子資格紀錄,職業生涯共獲得13座冠軍。2015年自賽事退休後致力於人生新目標 – 高爾夫傳承。目前擔任臺北城市技科大學助理教授。